中秋节手抄报内容三年级,传承文化,共赏明月
中秋节手抄报三年级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因此升天成仙。因为嫦娥奔月后,就住在月宫,所以又称为月宫仙子。在月宫里,嫦娥感到非常寂寞,她常常怀念在人间和后羿一起生活的日子。中秋节赏月时,人们常会想起嫦娥。
吴刚伐桂:相传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后羿的惩罚。
玉兔捣药: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是月宫里捣药的仙兔。传说古时候,有10个太阳炙烤着大地,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他一颗仙丹。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的弟子逢蒙趁后羿外出狩猎,逼迫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丹,便向天上飞去。在飞升过程中,嫦娥变成了玉兔。此后,玉兔就一直在月宫里捣药。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得轻松欢愉。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吃月饼: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赏桂花:中秋前后正是桂花盛开之际,赏花是中秋又一习俗。桂子是观赏花木,常与园林建筑相配作为点缀,其清雅高洁,香气浓郁,成为吉祥的象征。中秋之夜,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中秋节的诗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曹松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沄沄。隔卷香风欺袖单。犹喜同生天地间,共欢明月照颜色。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徐有贞
昨夜严风吹玉户,今朝密雪满金阶。起来踏月不能去,独立阶前情脉脉。
你有没有想过,中秋节这个节日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温馨回忆的时刻。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制作一份精美的中秋节手抄报,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制作一份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中秋节手抄报吧。
中秋节的来历与传说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这个节日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便在这一天设立节日。中秋节的名字也来源于此,“中秋”意味着秋季的中间,而八月十五正好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远古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他娶了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时,得到了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但他舍不得离开妻子,便将药交给嫦娥保管。不料,心术不正的蓬蒙看到了不死药,企图偷吃成仙。嫦娥为了保护不死药,吞下了它,身体飘离地面,飞向月亮,成为了月宫的仙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秋节也是一个寄托思念和祝福的节日。人们常常在月光下赏月、吃月饼,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制作手抄报时,可以详细介绍这些习俗,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传统。
赏月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月亮格外圆、格外亮,人们会聚在一起,抬头仰望明月,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赏月时,家人会一起吃月饼、聊天,享受团圆的时光。
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月饼的形状圆圆的,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月饼的种类繁多,有五仁、豆沙、莲蓉等多种口味,每一口都充满了甜蜜和幸福。在制作手抄报时,可以画出不同口味的月饼,并介绍它们的制作方法。
玩花灯
中秋节也是一个玩花灯的节日。孩子们会制作各种形状的花灯,如兔子灯、莲花灯等,在夜晚提着花灯玩耍,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花灯不仅美丽,还寓意着光明和希望。
赏桂花
桂花是中秋节的一大特色。桂花的香气浓郁,人们会在家中摆放桂花,或者制作桂花糕、桂花酒,享受桂花的芬芳。在手抄报中,可以画出桂花的图案,并介绍桂花的用途和意义。
中秋节的古诗词
中秋节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许多古代诗人留下了关于中秋节的优美诗句。在制作手抄报时,可以引用这些诗句,让同学们感受中秋节的诗意和文化底蕴。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中秋节寄托思念的特点。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祝福,也体现了中秋节的团圆寓意。
在手抄报中,可以画出月亮和诗人的图案,并配上这些诗句,让同学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诗歌的魅力。
中秋节的手抄报制作技巧
制作一份精美的中秋节手抄报,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创意。以下是一些制作手抄报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完成你的作品。
选择合适的主题
在制作手抄报之前,首先要确定主题。可以选择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古诗词、传说故事等作为主题,确保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手抄报制作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文字和图片合理搭配,使版面既美观又清晰。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增加手抄报的吸引力。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和字号,突出标题和重点内容。在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古诗词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解释和说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图片选择
图片是手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如月亮、月饼、花灯等,增加手抄报的视觉效果。可以使用手绘或者打印的图片,确保图片的质量和美观
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举报邮箱:aikan58@tuta.io